国产亚洲精品麻豆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宣講家網評論丨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十個論述_工作簡報_黨建園地_淄博市保安服務有限公司
工作簡報

宣講家網評論丨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十個論述

瀏覽人數:0    發表時間:2020-11-13 21:54:02    發布人:創始人

摘要:意識形態話語權是意識形態理論的核心構成部分。習近平圍繞意識形態話語權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舉措,至少包括了十個方面的內容。它們構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意識形態話語權的理論體系。學習和貫徹習近平意識形態話語權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指導作用。

微信圖片_20201113215822.jpg

圖:2013年8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作者:唐愛軍 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治國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習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新思想新舉措是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習總書記闡述“意識形態話語權”的相關問題,非常值得我們細致地思考,認真探討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思想與實踐舉措。

  話語權,簡單講來,就是指影響社會發展方向和民眾判斷和選擇方向的能力。意識形態話語權主要指在社會思潮中,引導民心、決定社會輿論走向等方面的能力。在黨的執政話語體系中的“意識形態話語權”,主要指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識形態的話語權、主導權,就是“8·19”講話中的“兩個鞏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兩個鞏固”明確闡釋的就是我們黨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根本任務、根本目標,也是我們黨掌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根本要求。掌握意識形態話語權就是要讓馬克思主義在社會思潮中占主導地位,就是要讓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民眾的行動指南。我們認為,關于提升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問題,習近平至少有十個方面的思想與思路,它們構成了意識形態話語權的總體理論框架。

 

  一、圍繞理想信念增強主流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任何一種意識形態都包括認知—解釋、價值—信仰、目標—策略等三個層面,其中,價值—信仰層面是最核心、最根本,也是最穩固的。主流意識形態要掌握話語權,核心是價值信仰、理想目標能獲得民眾認同。習近平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建構意識形態的理想價值系統,從而增強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任何一個執政集團要想獲得民眾廣泛認同并追隨其后,都必須有一個能夠凝聚人心的理想信念或目標。在人們生活方式如此多樣、思想觀念如此多元的今天,習近平提出了一個“富有感召力的奮斗目標”。它就是“中國夢”,其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牢牢占據價值的、道義的制高點,因為它凝聚了幾代中華兒女的夙愿,符合民族和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共同期盼。主流意識形態以中國夢這一“最大公約數”來凝聚人心,匯聚正能量,有效提升了自身的整合力和引導力。

  二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了理想信念,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是共產黨人的命脈和靈魂。共產黨人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話語權,首先是指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在不斷變革發展的時代、不斷轉型的社會中,黨員干部只有堅定信仰,才能站穩政治立場、抵御各種誘惑。“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我們精神上的“鈣”。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將黨的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統一起來。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在意識形態宣傳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統一起來,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地指出,在當代,馬克思主義是否有話語權、黨的執政話語體系是否有合法性,關鍵取決于我們黨能夠建構出具有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這樣的意識形態的戰略意圖。從黨的前途命運、執政使命來看,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極度重要的,具有“凝魂聚氣、強基固本”之功效。

  二、在堅持“中國理論”自信和創新的統一中強化意識形態生命力

  增強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首先要對“旗幟”、“道路”有明確清晰地回答,它關乎到黨的生命。這個旗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意識形態領域要站穩腳跟,關鍵是在旗幟、道路上要有自信,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要有自信。“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 為什么有這樣的理論自信?首先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管用的”,在2013年1月5日的新進中央委員會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需要這個旗幟的引導、這個理論的指導。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最根本的意識形態上,要有理論自信,有自信才能有底氣,有話語權。當然,我們仍然要堅持理論創新,在實踐中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大文章”。“大文章”需要在理論創新中被不斷續寫下去。“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治國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觀點新思想,比如,中國夢、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等,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讓黨的執政理論和執政話語隨著時代、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在開拓中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命力。

  三、在與錯誤思潮的輿論斗爭中強化意識形態陣地意識

  當前,我國處在社會深刻轉型期,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多元化,社會思潮也多樣化。但常有一些錯誤的思潮、極端的思想觀點出現,有的宣揚西方“普世價值”,有的專拿黨史國史說事,還有的以“反思改革中的問題”為名否定改革開放。在意識形態工作上,要有陣地意識,在意識形態領域,主流意識形態不去占領,其他社會思潮就會去占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認識到錯誤社會思潮的危害,特別是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挑戰,強調要展開必要的輿論斗爭,要有“亮劍”精神,主動有效地對錯誤社會思潮進行批判,在批判中增強馬克思主義的地位和話語權。在這方面,習近平做了很多論述,尤其對以否定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性質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思潮和以否定領袖人物、黨史國史為重點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作了明確的批判和抵制。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本原因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改革開放,探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但有一些新自由主義論者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是向西方發展模式、價值觀等學習的結果,當前改革過程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就在于西化不徹底,他們試圖改變我國改革的正確方向,竭力主張以私有化、多黨制為核心的新自由主義的改革方向。甚至,某些人把改革闡釋為“西化”、“資本主義化”,否則就是不改革。針對這些錯誤思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習近平說:“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在改革的方向性問題上,主流意識形態要發出自己的權威聲音:“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最核心的是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能改。

  古人講:“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對歷史的認識和解釋,歷來是各種社會思潮較量、爭奪話語權的重要戰場。習總書記指出:“以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對待黨的歷史,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應對意識形態領域挑戰,抵制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圖謀的必然要求,是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關系我國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但是,近年來,在歷史觀等問題上,出現了很多錯誤的思潮,尤其以歷史虛無主義為代表,它們極大地消解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通過借助于“反思歷史”、“學術研究”等方法,歷史虛無主義極力詆毀革命歷史,認為當今中國的道路是 “誤入歧途”。這些年,一些人通過渲染毛澤東晚年錯誤,來抹黑毛澤東,達到否定我們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目的。針對這些言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正確評價毛澤東的科學方法,指出毛澤東的豐功偉績不容抹殺。習總書記指出,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否定黨的領導。對于歷史虛無主義,我們要旗幟鮮明地反對!

  四、堅持黨管意識形態的原則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宣傳思想工作、新聞輿論工作的原則問題、導向問題。通過宣傳思想工作的政治立場、輿論導向,來實現、鞏固黨對意識形態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是習近平意識形態話語權思想的重要內容。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增強話語權,必須堅持黨性原則。

  在“8.19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所有宣傳思想部門和單位,所有宣傳思想戰線上的黨員、干部都要旗幟鮮明堅持黨性原則。”堅持黨性,核心就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堅定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定宣傳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堅定宣傳中央關于形勢的重大分析判斷,堅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要堅持黨管媒體原則不動搖,堅持什么、反對什么、說什么話、做什么事,都要符合黨的要求,在宣傳思想工作上,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2·19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又提出新聞輿論工作要有政治立場,“四個牢牢堅持”是其根本遵循,核心就是黨性原則。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者應當是黨的“布道者”。特別在“新聞自由”等西方話語陷阱的面前,要有清晰的頭腦、要有定力。

  針對“你是替黨講話,還是替老百姓講話”等錯誤言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與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黨性與人民性的一致,根源于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基本性質和宗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勞動人民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

  五、以弘揚主旋律的方針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策略論是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構成部分,探討在一定條件下,將意識形態的基本理念和核心價值得以傳播、實踐的具體途徑、重要方針和方式方法等。執政集團能否掌握意識形態話語權,直接取決于是否擁有有效可行的策略方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工作必須遵循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重要方針。當前,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交織交鋒,先進文化、落后文化甚至腐朽文化同時并存。在這種情況下,營造健康輿論環境非常重要,讓先進的、有益的文化塑造人感染人引導人尤其重要。然而,一些媒體特別是網絡媒體為了“博眼球”,總是熱衷于假、惡、丑類的東西報道,這讓老百姓產生錯覺,好像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堪入目”的社會。實際上,只有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提供積極向上的理想信念,才能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力量,才能使人民得到教化,社會獲得道德向心力。在當前矛盾凸顯期,宣傳思想工作更要發揮凝聚共識、方向導引和鼓舞激勵的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提供“精神動力”。當然,以正面宣傳為主的宣傳方針,決不意味著放棄輿論斗爭。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必須敢抓敢管、敢于亮劍,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陣地意識,著眼于團結和爭取大多數,有理有利有節開展輿論斗爭。

  六、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

  在不同時期,宣傳思想工作有不同的重點,在信息化時代,網絡是宣傳思想工作“最大的變量”,意識形態工作要有效果,必須重視網上輿論工作。正如習總書記指出:“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我看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執政黨要努力適應“互聯網+ ”背景下的輿論工作,在網絡輿論戰場上要有陣地、有聲音,不能鴉雀無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基本不看主流媒體,大部分信息都從網上獲取。必須正視這個事實,加大力量投入,盡快掌握這個輿論戰場上的主動權,不能被邊緣化了。” 意識形態工作者要盡快熟悉網絡信息諸如表面化、情緒化、碎片化等特征,要清醒認識到傳播快、影響大、覆蓋廣、社會動員能力強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網絡和即時通信工具用戶的快速增長等現象帶來的挑戰,要積極應對這些挑戰,努力在民眾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甚至是質疑和反對意見的輿論空間中,堅守并拓展主流聲音的傳播空間和傳播渠道。當前移動端信息的傳播已經超過了電腦PC端,這就是形勢逼人,移動端傳播信息的體制機制監督機制還沒有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好。

  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提升國際話語權

  國際話語權是意識形態話語權重要的構成部分。在全球化時代,執政黨的意識形態話語權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際話語權強弱。提高國際話語權實際上就是在全球意識形態領域中、不同的思想輿論的較量中爭奪話語權和領導權。習近平指出,在當前,宣傳思想工作要提升國際話語權,關鍵在于要“引導人們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即主流意識形態要能夠引導人們準確“解讀中國”、辯證“看待世界”。我們的主流意識形態必須闡釋清楚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道路,尤其是我們獨特的制度模式;必須全面、理性闡述清楚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等等,并進行有效的對外宣傳。要達到這一目標,建構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只有采用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才能闡釋好中國的獨特性。我們必須通過有效的話語體系,回擊西方意識形態對中國現實的“建構”,實現“四個講清楚”,讓世界同情性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第二,只有運用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才能客觀理性看待外部世界,在國際比較中不至于丟失自己、否定自己。“話語霸權”、“話語陷阱”等是西方國家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一貫手法,我們需要以“中國話語”、“中國理論”為基點,揭露其背后的意識形態意圖,在國際比較中,增強“三個自信”。第三,只有運用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才能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國際上對我們有不少誤解,我們只有通過加強話語體系建設,著力打造融合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才能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八、樹立大宣傳的工作理念、強化主體責任

  習總書記指出,“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全黨動手”,“要樹立大宣傳的工作理念,動員各條戰線各個部門一起來做”,等等。這實際是一種“大宣傳”的工作理念,并且強調通過不同的主體來貫徹這種大宣傳的工作理念。首要的主體是宣傳思想部門和干部。宣傳思想部門承擔的使命十分重要,必須要有“守土”意識、責任意識。宣傳思想部門領導、干部要能成為宣傳思想工作的“行家里手”,從理論上、筆頭上、口才上等各個方面提升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全黨動手,僅靠宣傳思想部門是不夠的,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都是宣傳思想工作的主體。要成為宣傳思想工作戰線上的“合格”主體,領導干部需要做到:一是要重視。各級黨委特別是一把手要從黨的執政地位和前途命運的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真正擔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二是要有能力。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兩點是非常重要的:對宣傳思想領域重大問題的“分析研判能力”、對重大戰略性任務“統籌指導能力”;三是要有敢于“亮劍”的勇氣。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領導干部既不能含糊其辭,也不能退避三舍;既不能“愛惜羽毛”,也不能當“開明紳士”。

  九、在解決問題中增強意識形態說服力

  意識形態要有話語權、有吸引力需要從理想信念、價值關懷等方面打動人,但也需要從把握社會規律、解決現實問題等方面說服人。真正的科學的意識形態必須緊扣時代,直面問題,堅持問題導向的原則,掌握馬克思主義的話語權,不能停留在抽象的理論教條上,只有能夠解決問題的“主義”才具有合理性,才能夠說服人,進而民眾才能認同它。習近平總書記一貫強調“堅持問題導向”,在意識形態建設問題上,同樣如此。“我們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因為,根據實踐和時代的變化,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問題導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而這個理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現代化的正確理論,是實現強國富民的正確理論。這樣的理論能夠說服人,這樣的理論是有話語權的。

  十、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增強文化自信

  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堅守離不開自信。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增強文化自信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在意識形態層面是不應該排斥、批判傳統文化的,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更多地是從積極的、建構性角度看待傳統文化,強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在意識形態建設、核心價值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實際上,強調要從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那里汲取治國理政的養分,增強文化自信,為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第一,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是“精神命脈”,民眾有認同感。習總書記在多次場合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精神命脈”是不可割斷的,任何割斷它的執政集團和執政文化都是不會被民眾認同的。反之,執政集團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主流意識形態建構中有傳統文化的一席之地,這樣,民眾更能夠認同這樣的執政的合理性合法性,提升話語權。第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我們樹立價值自信,有利于主流意識形態建構自身獨特的價值觀體系,增強民眾對執政黨的價值認同。第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我們在對外宣傳中提升文化軟實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在對外交往中,可以提升我們的國際話語權。第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防范西方“文化霸權”,堅守“精神獨立性”。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我們樹立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在面對西方文化強勢沖擊的浪潮中,有助于我們在意識形態和精神文化方面保持“獨立性”。“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獨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獨立性就會被釜底抽薪。”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社會轉型期意識形態建設問題研究”(14CKS020)階段性成果。】
來源:宣講家網站

淄博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0 魯ICP備20020758號-1

淄博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主辦